现在我们来谈谈量子缠结是什么?
1935年3月,顽强抵抗量子力学的爱因斯坦与他的两位同事波多尔斯基及罗森,共同写了一篇「EPR悖论」的论文,来驳斥量子力学的荒谬,这篇论文的内容大约是这样子的:有一位叫「爱丽丝」的女人,与一位叫「巴兹」的男人,他们所住的地方相隔很远,一个在丹麦,一个在美国,或者一个在地球,一个在月球,距离不是问题,它可以无限远。爱丽丝是由原子构成的,所以爱丽丝拥有很多的原子;巴兹也是由原子构成的,所以巴兹也拥有很多的原子,原子是由电子及原子核所构成的。
大家都知道电子有「自旋」(自我旋转)的特性,当爱丽丝测量她的电子自旋时,她有两种选择:一种是沿着垂直测量,她会看到电子会以一种机率向上或向下自旋。另外一种是沿着水平测量,她会看到电子会以一种机率向左或向右自旋。假设爱丽丝与巴兹,现在有了一对粒子,它们是同一个地方出来的,是双胞胎,因某种原因分开了。一个住在爱丽丝家,爱丽丝将它取名「小丽」,一个住 在巴兹家,巴兹将它取名「小巴」。小丽与小巴在分开时有一个共同的约定,就是:「当我向左旋转时,你就要向右旋转;当我向右旋转时,你就要向左旋转;当我向上旋转时,你就要向下旋转;当我向下旋转时,你就要向上旋转。」他们都很高兴,因为这是很好玩的游戏。
现在小丽向左旋转,小巴就同时向右旋转;当小巴向上旋转,小丽就同时向下旋转,反之亦然。这种现象称之为「量子缠结」(quantum entanglement)现象,缠结的粒子虽然相隔的很远,好比台湾与美国之间的距离,但还是会有一致性的行为,爱因斯坦说它是「幽灵般的超距作用」(spooky action at a distance)。以上就是EPR大致的内容,EPR对量子力学最致命的一击,就是「当小丽向上旋转时,小巴知道他一定会向下旋转,因为这是他们约定好的,所以巴兹在测量前,即使小巴想向下旋转,但爱丽丝可以选择向水平测量,如果她得到小丽向东旋转,那么她知道小巴一定会向西旋转。
所以,量子力学说的不确定性就不成立了,上帝不玩骰子!哥本哈根解释派的老大波耳听到后,再也按耐不住性子,重炮轰击!现在来看看波耳是如何开炮的?
在爱因斯坦的思想里,任何的东西最好是眼睛能看得见的、可以理解的,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知觉到的,比如说撞球,一颗球撞上另一颗球,「撞」表示有接触到;一个男生亲吻一个女生,两片嘴唇有碰触到对方;看电视,有电视台发射电波,有电视这个讯号接收器,这些可以让我们知觉到的事物,称之为叫「局部性」(locality)。与局部性相反的叫「非局部性」,这部份是我们无法知觉到的,也是我们眼睛看不见、无法理解,是有违常理的,比如说,一颗球可以穿越过另一颗球而没有彼此碰撞到,就像鬼穿越过墙壁一样; 一个男生跟一个女生说:「昨晚十二点,我送了一个飞吻给你!」 女生说:「难怪那个时候我感觉你亲了我一下,感觉好幸福喔!」;「我告诉你喔!昨天我在电视看到外星人上节目,实在太有趣了!」这些事件都有违常理。
古典力学一般讲的都是局部性的,量子力学一般讲的都是非局部性的,爱因斯坦是局部性的支持者,波耳是非局部性的支持者,这两个人要能谈得来,就像阿婆生小孩,很拼的! 「电子就在那里」爱因斯坦说。 「没有人知道电子会在哪里,电子像很多朵云,以波函数的方式分布着,电子在哪朵云里是一种机率,这是因为观察者的关系,产生崩陷,才被你看到的」波耳说。
「什么机率?上帝不玩骰子!」爱因斯坦说。
「不要替上帝作决定!」波耳说。
「难道说,当我没看月亮的时候,月亮就不在那里,而当我看月亮的时候, 月亮才会出现在那里?我才不会被你所说的量子力学这种不合常理的东西吓到!」爱因斯坦说。
「没错,当你没看月亮的时候,月亮就不会在那里,它是以波函数的方式散布着,你不知道它在哪里? 没有被量子力学吓到的人,是不会懂量子力学的!」波耳说。
「粒子与粒子之间的讯号传递,不可能超过光速!怎么可能小丽向左旋转,小巴也在同一时间向右旋转?这讯息是怎么传递的?太扯了吧!」爱因斯坦说。
♦ 超越时空的关联
其实小丽与小巴在当初分开的时候,就已经知道要怎么去配合旋转的,它们是已经约定好的,已经确定了。
「你说是波函数崩陷才看见它们,实际上你看到的是早已存在的状态,这样才合乎狭义相对论,你不知道狭义相对论也是我说的吗?」爱因斯坦说。
「你怎么知道有两个客观的粒子存在?你又怎么知道小丽与小巴会自旋?它们两个双胞胎未出生时,也就是在观测前,你怎么知道它们的母亲会怀双胞胎,对一位尚未受孕的母亲就指着她的肚子说「我就知道这是双胞胎」!爱因斯坦,你也实在也太武断了!既然你不知道是不是双胞胎,讲什么自旋,也实在没有任何的意义,对没出生的小婴儿说他以后会跳舞,能说这种话吗?在观察以前,小丽与小巴是不存在的,他们都是母亲分裂时的全部! 」 波耳说。
「你实在太不客观了!」爱因斯坦说。
「你也太不实在了!」波耳说。
「客观才是实在!」爱因斯坦说。
「在没观测时,没有一个客观的世界,直到我们采用了某种的观测之后,自旋才能有实质上的意义,也才有了客观独立的存在!这不是区域性的问题,而是不实在!它跟光速有什么关系呢?」波耳说。
「不管你如何说,我是永远不会接受你所说的!」爱因斯坦说。
「老顽固!」波耳说。
爱因斯坦说「客观才是实在」是错误的,当你这位观察者在观察一件东西时,你已是个主观者了,你不可能是个客观者,波耳回答得很漂亮!
1964年,北爱尔兰科学家贝尔(John Bell)提出了「贝尔不等式」论文,强而有力的证明了爱因斯坦是错误的,这让爱因斯坦的粉丝很不解,这么伟大的科学家也会犯如此大的错误? 1982年,法国光学物理学家阿斯佩克(Alain Aspect)教授的「贝尔不等式实验」(Bell test experiments)再一次强而有力的证明了爱因斯坦是错误的!而量子力学才是正确的!很多的科学家重复这个实验均得到相同的结果,因此,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:「爱因斯坦,你真的错了!」
这不是对错的问题,而是观察者所处位置的问题
粒子与粒子之间,不管距离有多遥远,都会有关联性(correlation),所谓关联性就是说它们会互相通讯,而其通讯的速度超过光速,而且是同时的,爱因斯坦说没有东西可以超过光速是不正确的。
爱氏说它是「鬼魅似的远距作用」,因为它违反了「狭义相对论」的局部性,这也是他质疑量子力学的原因,我们不能再抱持着爱因斯坦的局部性概念,不能紧抓古典物理的简单宇宙模式不放,实验已证明量子力学所说的是正确的,爱因斯坦认为远距传递是不可能的,其实远距传递是存在的!我们必需抛弃旧有的物理学概念了,有人说量子力学有一些东西是没有考虑进去的,所以量子力学是不完备的,这些没有考虑进去的东西叫「隐变量理论」,实验证明这个理论是不正确的,局部性的隐变量绝对是错误的。阿斯佩克特告诉我们,这个世界不是你以前所认为的那个世界,你对这个世界真的不太了解,很多的科学家对新的理论不了解而误解了新的发现,量子医学之父向美国医学期刊提出十六次的论文,一一被驳回,一直到他死为止。
当时的法官对这个世界的很多现象不了解,而误判了很多的案件,导致量子医学之父的再传弟子杜温博士,被判有罪,死于狱中,很令人难以相信的是:杜温曾被颁奖为优秀公民。到了今天,这个情况也时常发生。对于爱因斯坦,我们只能说:「忠于古典并没有错,但时间会流逝,时代会改变,你的理论只能用在局部性的范围,而你也真的是太固执了!」到底是爱因斯坦对?还是波耳对?
这不是对错的问题,而是观察者所处位置的问题。
爱因斯坦是站在第三意识层面的物质世界去看事情的,这一切都很符合古典力学,是局部性的,但同时在这局部性的世界里也存在着第四意识层面,这一层面的世界是物质与非物质的世界,它是非局部性的,波耳是以这个层面去看事情的,位置不同,得到的结果当然就不一样了,有一天量子力学也同样会遇到一个非常麻烦的事情,就是来自第五层面的「纯意识」观点,量子力学有一天也会像爱因斯坦的古典力学、样走入历史,它也会成为未来的「古典物理学」,而新的物理学会是没有物理现象的物理学,「无的物理学」是一个起步,未来的物理学,我称它为「纯意识物理学」,它比量子力学还有趣。
第三意识层面需要有时间的存在,时间是直线的,从一个点到另外一个点;光速是最快的,然而再快也需要时间,光速在时间这一条直线上前进。第四意识层面所谓的时间是上下的,是一个点上下的移动,它不是一直线,所以没有时间的存在,它是量子态的,而科学说的「远距传递」也就是这个道理,它的传递是在这个层面完成的,所以没有光速的问题,所以波耳说它与光速无关是正确的,因为没有时间,所以是即刻发生的,小丽向左自旋,小巴就向右自旋,是同时的。
波耳说未观测前,没有什么粒子会自旋的,小丽与小巴是一体的,是不可分的,这一点也是对的,爱因斯坦说未观测前就有小丽与小巴的存在,是因为第四意识层面的所谓「母粒子」(其实是尚未成形的波动)崩陷后所产生的。波耳看连续剧的上集,爱因斯坦看连续剧的下集,难怪剧情不同。量子缠结强而有力的实验终于把爱因斯坦给炸死了!从此爱因斯坦再也没有反击的机会,一九五五年,爱因斯坦死了。 七年后,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八日,炮击手波耳也死了,但他的先进之明令人佩服。
~ 量子缠结(Quantum Entanglement)现象
来自
<https://wintervolleyconsulting.com/2016/08/01/%e9%81%a0%e8%b7%9d%e9%9b%a2%e7%99%82%e7%99%92%e7%9a%84%e7%a7%91%e5%ad%b8%e5%8e%9f%e7%90%86quantum-entanglement-%e9%87%8f%e5%ad%90%e7%ba%8f%e7%b5%90/?fbclid=IwAR3xZQcQU3bZWgeyJ_9FpzvePLzRYShwtLdl6B5Al22vTjD2RcEAV491ER0>